如何讲话更有分量?

2023-07-28 07:13:42来源: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生活中,不少人都是这样,赞美的话很容易说出口,批评的话却往往张不开嘴。

面对别人做的不好的地方,总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让人更容易接受。


(资料图片)

这在管理上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

一位企业经营者谈到,自己是理科出身,不太会沟通,面对员工出错,本着“不说一句善意的谎言”这样的原则,想坦诚直接地批评他,又担心员工受不了,产生抵抗情绪。

于是,就说些好听的话,委婉含蓄地和他聊,但长期来看,效果不痛不痒,不仅对员工成长没有帮助,还拖慢了整个团队的效率。

这种情况下,到底该如何平衡?怎样讲话才能更有分量,才能更让人认可呢?

01

语言不仅是沟通的桥梁,更是心灵的窗户。

有些人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学习讲话的技巧,学得特别会聊天,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看起来好像可以左右逢源,应对自如。

但是相处时间久了,一个人的本质必然会暴露无遗,或许不经意间的某句话就泄露了内心的秘密。

最好的办法还是做真实的自己。

曾国藩在处理湘军集团内部关系时,就曾说过:“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他的处世之道,也一直以“诚”为本,“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结果就是,湘军在曾国藩的带领下,形成了说真话、办实事的风气,战斗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也成就了曾国藩辉煌的一生。

如果不擅长言辞,那就不擅长吧,无需用言语去装饰自己,重要的是自己这颗心。

老子《道德经》讲的橐龠场,其实就是人与人、心与心链接所形成的关系。

试想一下,我们愿意信任的人,难道就是因为他讲话好听吗?

肯定更多是因为他在各种场合表现出来的心善、真诚,让我们觉得靠谱,值得信任。

我们这样看待别人,别人也是同样看待我们。

所以,不要把时间精力花在“怎么说话好听”这些术上,而应该让自己这颗心时刻装着善念,时刻想着如何真正利益他人。

当我们心里有着这么一份善念,用这么一份真诚待人时,即便我们说的话稍微直一点、重一点,别人也能理解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他好,因此也能听得进去,对我们有认同。

02

阳明先生说:“至诚如神”。

我们也知道,自古套路靠不住,唯有真诚得人心。

那为什么我们还经常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说一些带水分的话呢?

原因就是,良知被“小我”遮蔽了。小我一出来,我们就会为了一时的利益,为了避免一时的尴尬而不断粉饰自己的语言,害怕因为说真话而发生冲突……

起心动念上各种各样的“小我”让我们越来越远离真相,远离问题的本质。

管理者的职责就是要激发员工的潜能,让员工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

尽管赞美可以带来愉悦,但只有那些善意的批评,才会让人变得更强大。

员工内心真实的渴望,也是要不断成长,不断突破自己的边界。

乔布斯说过一句话:和优秀的人共事,不用太在乎他们的自尊。

这句话虽然看起来有点过。但是对于真正优秀的人来说,他们不怕犯错,他们希望在自己犯错的时候能够获得及时反馈。

对他们来说,被别人指出错误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儿,反而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因为他们的能力会因此快速提升,才能把事情做漂亮,让公司获得更好的发展。

所以,我们就要不断地修炼自己这颗心,让“大我”主宰,我们才能真实地看到问题的本质,听到别人内心无声的渴望,成长的呼唤。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做一个正派的、堂堂正正的人,真诚且心怀善意地对待身边的人。

虽然真正做到“不讲一句善意的谎言”比较难,但是当我们可以“少讲善意的谎言”,捧出一颗真诚的心时,我们的自信会显著地上升一个台阶。

因为我们讲的话是真实的,也许它听起来不是那么顺耳,但它具备真实的力量。

真实就会增加我们的自信,真实也会增加我们说话的分量。

公众号转载请在下方留言ID,不要擅自修改 转载务必注明

文章来源“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责编 排版 | 亚飞

配图| 白喆录音 | 易慧

至诚如神

关键词:

上一篇:深圳市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中心开展厂区建筑物专项安全检查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