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旱碱地“种”出好日子
在旱碱地为主的土地上,怎样才能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8月20日,“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来到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种植区,到旱碱地里了解当地实践。
8月20日,“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来到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种植区,了解旱碱地的土壤情况。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当地,老百姓口中的旱碱地,就是人们熟知的盐碱地。“旱碱地上种粮难”,曾是制约当地粮食生产的一大难题。而种植旱碱麦——具有抗旱、耐盐碱优质特性的中强筋小麦,是当地人们对这一难题的解法。
这里的旱碱麦每年9月至10月播种,第二年6月收割。据当地人李颖介绍,当地旱碱麦最早种植品种是“小红芒”,亩产仅有50公斤,产量低。后来种上“冀麦32”品种,产量达到150公斤。但是黄骅临海,“冀麦32”品种株高超过1米,大风吹过,麦子倒伏,会严重影响收成。
历经多次选种与改良,目前当地主要培育推广“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3”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正常年景亩产量保持在214公斤上下。
“不仅旱碱麦产量‘步步高’,”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农业科科长杨树昌说,“还让旱碱地变得肥沃起来,有机质的含量也提高了。”
让当地百姓尤为高兴的是,旱碱麦的品质好、营养价值高,以旱碱麦为原料的高筋小麦粉、面花等产品已经走进大型商超、酒店,为京津冀老百姓的餐桌提供了更丰富的食品供应。
8月20日,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黄丽颖向“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介绍面花工艺。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摄
铁狮子面花霸气武威、十二生肖面花趣味十足、海鲜面花栩栩如生……在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了多种花样的面花。该公司生产部经理黄丽颖介绍,制作的面花年销售额1500多万,畅销京津冀。公司这两年还开辟了网上销售渠道,把面花卖到全国各地,甚至漂洋过海销往国外。
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旱碱麦独特品质,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结合当地特色,不断研发产品种类、拓展产业链条,不仅让老百姓从旱碱麦里吃出幸福滋味,还让老百姓在旱碱地走上产业致富路。(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来源:中国经济网)
相关新闻
- 「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旱碱地“种”出好日子
- 迎“七夕” 志愿者为老年夫妇拍摄“夕阳红”婚纱照
- 南海九江龙勇夺龙舟世锦赛2金2银2铜
- ?上海数交所发布“繁荣计划” 拟设立一亿元专项激励资金
- 天风证券孔蓉:市场期待更多利好港股市场的措施出台
- 云南出台全国首个草原有害生物普查验收方案
- 女徒弟爆料赵本山私生活混乱,有几分可信度?
- 16分大逆转!美国男篮取5连胜 里夫斯引爆全场 老詹盛赞爱德华兹
- 《玄天之剑》经典回归,“众生之巅”新服开启
- 孟庆江(关于孟庆江简述)
- 高尔夫-最好的减肥运动:一场球竟然要消耗2000卡路里
- 盛视科技:开拓海外市场 增添更多信心
- 白胜祖真的喜欢吴哈尼吗(白胜祖)
- 旅客突发疾病高铁破例停车三分钟 男孩突发疾病 高铁临停1分钟救援 基本情况讲解
- 暴雨蓝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 讨厌猫到喜欢上猫,会经历哪些阶段?养猫是真的香啊!
- 这届消费者对折扣上瘾,家庭组团扫货,逛奥特莱斯就像逛菜市场
- 中铁建信达花语天宸值不值得买?——豪华住宅的新选择
- 作品著作权在国外如何保护
- 陕西省汉阴县发布暴雨蓝色预警